Site hosted by Angelfire.com: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!
古蹟巡禮

[三級古蹟]
→鹿港天后宮
行政區名 :鹿港鎮
等級或指定別 :第三級
類 別 :祠廟
公告日期 :74.11.27
建造者 : 當地居民籌建
興建年代 :明萬歷19年(1591)
位  置 :彰化縣鹿港鎮玉順里中山路430號

歷史沿革
鹿港天后宮,位於今彰化縣鹿港鎮玉順里中山路四十三號,原稱鹿溪聖母宮,鹿港居民又俗稱為「媽祖宮」或「舊祖宮」。廟內主祀湄州開基二媽,為鹿港地區最著名的廟宇之一。

關於天后宮創建年代,各種說法不一。相傳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時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命征臺,曾由湄州天后宮奉請開基媽祖一尊,作為護軍之神。臺灣平定後,施琅族侄施世榜懇留神像在臺奉祀,成為臺灣早期迎自湄州祖廟的「湄州媽」。

媽祖廟原建於鹿港北端臨海的船仔頭,因香火鼎盛,空間不敷使用,遂於雍正三年(1725年)由施世榜獻地,遷建於現址。新廟廟宇面向大海,與湄州祖廟遙相對望。

隨著鹿港地區商業貿易的發達,乾隆年間以後,鹿港街市不斷擴展,郊商林立,百貨充集。嘉慶十九年(1814年),鹿港八大行郊鑑於遷建後的媽祖廟已棟宇腐朽,不堪續用,乃共謀鳩貲重修,由職員林文濬、太學施士簡督工,工費計銀三千五百八十八圓。次年春天完工,立有「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」,以資紀念。

  同治八年(1869年),因廟宇規模狹隘,且重修後已逾五十餘年,亟待再修,乃由廳憲孫壽銘、進士蔡德芳等偕同地方人士捐資重修。此次重修計金八千餘元,於翌年孟冬完工,將廟地移北八尺,增闊三尺,依舊面西。

大正十一年(1922年),總理辜顯榮及士紳陳堯、黃秋、黃清俊等倡議進行重建,當時執篙的匠師包括王益順、吳海桐、王樹發及黃連結等,皆為一時之選的名匠,而石雕則由惠安匠師蔣馨一族包辦,鹿港名畫師郭新林負責油漆彩繪。重建工程歷時十餘載,至昭和十一年(1936)完工,為今日所見大部分廟宇的面貌。

  臺灣光復後,曾進行數次修建工程,較重要者包括:民國四十四年(1955年)全廟重新彩繪,由郭新林、柯煥彰施作;民國四十八年(1959年)重建凌霄寶殿;民國六十二年(1973年)建廟前牌坊、左右護室及聖恩大樓等。

  鹿港天后宮為三進兩廊兩護龍的四合院建築,前殿和正殿皆為歇山重檐結構,巍峨高聳,廟內八卦結網藻井、石雕、木雕、彩繪、泥塑等皆具相當高藝術價值。正殿神龕懸有乾隆皇帝御賜的「神昭海表」、「佑濟昭靈」以及光緒皇帝御賜的「與天同工」等匾。
(資料來源:內政部)


Copyright 2005 台南市新和順隴西堂全球資訊網
All rights reserved
1024X768 resolution and IE6.0 abo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