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hosted by Angelfire.com: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!

 情與中國文化   吳森

 

 

前言:

1.      由第一段至七段,以及第九段,主要是將中國的情感分類,而剩下的段落,則是定義及比較中西文的差異。

2.      第一段由於較瑣碎,所以會分點說明,但其餘各段則只是說明重點。

 

 

一段

本段是初步為情下定義,作者將情等同於仁;然後再談情的源起及某些作。此外亦分類了父母與子女之情。大體而言,本段想討論的東西太多,所以有點零碎。

 

 

1A.

作者認為要研究情,要中國的哲學史及文學史入手。

 

但為何要中國?為何要由哲學史及文學史入手?作者沒有進一步解釋。

 

1B.

作者認為論語有105次提及仁,所以仁便是一種「發而中節的情感」。

 

 

注:

A.

作者說「仁就是一種合乎禮義,發而中節的情感。這種情感與生俱來,但如何表達便有賴於後天的教育。」

儒家所說的仁,是合乎天性的人性。儒家認為天造萬物,故萬物皆有道性,而人秉承這種道性,擴而充之則能成聖。聖經說,上帝造人,人自此有了上帝的樣式,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
這種仁在人的內心,要怎樣表達出來?儒家認為,縱使你有完滿的本性,但若表達不恰當,仍未能稱得上合乎道。所以孔子認為仁的表達,必須合乎禮儀。

禮是盛載仁的器具。倒一杯水,不能太多,亦不可過少;多則野,少則不足。禮是用以規範仁的表達量度及深度。

經過禮所表達的仁,便可稱為中節,即恰當,正如歌聲合樂時和諧完美的狀態。

 

B.

作者說仁等於情,但他的推論似乎有問題。他的模式是:

A.在論語一書,仁字出現了105

B.其實仁就是一種合乎禮義,發而中節的情感。

C.這種情感是與生俱來的。

問題是第2步,這一步推論與第1步的論據完全無關,作者為何可以因此說仁就等於情?

此外,這個推論欠缺了一個前提,即仁在甚麼條件下等於情。

一段而言,推論是有三個簡單的步驟,即前題、推論及結論:

前題:凡有翼的便是鳥

推論:A有一雙翼

結論:所以A是一隻鳥

在這裡我們可以見到,作者是欠缺了前題及推論。

 

 

 

1C.

作者在本點解釋各種情,他們的表達方式,以及一個人所能達到最高的道德境界,即君子。

 

1D-1G.作者在此四段引用權威作例,證月中國的古聖人也是同意人情為上的。

 

1D.

作者舉孔子罵宰予不守三年之喪為不仁為例,說宰予其實就是無情。作者以此例子再一次說明仁就是等於情。

 

但作者在此處仍欠完善的推論。

 

1E.

作者再進一步解釋孔子強調孝,是因為要提倡情感教育。但作者沒有進一步說明何為情感教育。

作者並引孟子論葬禮的一段說話,從而說明葬禮是起源於人類內心「對死者的深厚情感,對死者的惻隱之心,對死者雖死猶生的態度。」

 

1F.

本段引孔子論兒子頂證父親偷羊的故事,說明孔子也認為人情至上。

 

 

注:

A.

孔子讚成父子相隱,似乎有另一層含意。一般認為孔子這樣說是反對法治,然而我們要明白當日是沒有法律及法律的理念的,有的只是法規和法家思想。

在孔子眼中法規只是君主控制人民的一種手段,沒有公義可言。至於法家,孔子更覺得不值一哂。法家主要由法、術勢構成(法家在孔子之時當然還未成形,但當日的霸道思想似已開其端),講究如何壓制、誘騙、離間及惑亂人民,從而收取統治之便。

所以,問題是兒子出來頂證父親,是出於正義及原則,還是因為被人迷惑,喪失了基本的人性?

前者孔子沒有討論,當日的思想亦沒有可能討論,但後者則是孔子極力反對的現象。因此,我認為孔子所說的「父為子隱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」,是在相對的條件下說出來的。孔子的意思可能是,縱使未必完全同意父子相隱,但總好過兒子喪失了本心,出來頂證自己的父親,令最基本的人倫盡失。

 

B.

作者在此處不斷引用子孟作例,證明自己的理論無誤,但卻犯了訴諸權威的邏輯謬誤。

此外,孔孟的例子主要是闡釋人是有惻隱之心,從而為仁尋一注腳。

 

 

二段

 

作者再將情分類為對國家之情,進而闡述儒家的德治及王道思想。作者認為孔子所提倡的德治便是等於以情治國,將孔子的哲學等同於自己提出的論點。

作者並舉出孔子回答魯哀公的內容,以及儒家與霸政的分別,企圖以歷史例證支持自己的看法。

 

注:

其實孔子答魯哀公的說話,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孔子的學說就等於作者的情感論,這段說話只是想說明德治的威力,而儒家與法家的分別,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,令人相信孔子的哲學便是情感的哲學。

 

其實孔子設立仁這個概念時,並沒有一個實指的範圍,即是孔子自己也未能為仁下一個清晰穩固的概念,所以在論語中,仁有時等於人、有時等於勇、有時是智、有時是孝等等,不一而足。

仁的概念內有沒有作者所說的愛,或者更準確地說,「情感」?肯定有,但能否就簡單地反過來說,情感就是等於仁的全部概念,肯定不能。

這就等於一個古老的笑話,我們老豆有許多等徵,例如有眼、耳、口、鼻、鬍鬚、腳毛……但我們卻不能只拿一項特徵來等同「老豆」這個概念;例如我們不能說有鬍鬚就是老豆一樣,但作者就是這樣混淆了。

 

 

二???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三段

作者一直為中國的情分類,但這一段岔開了一點來說;本段的主要目的是推崇杜甫是中國情感哲學的代表人物。

 

作者認為孔子孟子的情感哲學,自秦漢以來已經失傳,唐宋明三朝的代表人物(韓愈)及哲學流派(理學),根本不能繼承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。作者認為只有唐代的杜甫才能繼承孔孟的情感哲學,作者並舉了許多作者的作品為證。

 

注:

杜甫表現的是個人的情感,這種相對而言較直接的情感,能否等同於經過理性過濾,並具備歸納(在眾多例證中尋求規律)及演繹性(推衍出具規範性的道德思想)的孔孟哲學?在我而言,兩者是有很大差距的,作者如果不是過分輕率地等同兩者,便是忘記了向讀者交代。

 

 

四-六段

作者在這一段再為情分類:中國人對死人及古人亦有情。

 

在第四段中,作者以中國子女為父母守孝三年、文學體裁中的祭文及潘岳的悼亡詩為例,證明中國人是對死去的人有情的。

 

注:

悼亡詩不是一種特別的詩格,所以是純就內容而言的。但人生在世不外乎生老病老衣食住行,任何民族都會有這種內容的詩;同理,祭文也只是一種很普遍的文體,能否用來證明一種(作者認為是)中國獨特的文化特質?我對此亦持相反的意見。

 

作者跟著以蘇東坡及陸游對亡妻的情感,對比西方淡薄的夫婦感情。作者想以此證明情感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特質,以及突顯中國文化的優越性。

 

注:

我認為這兩個例子出現了同樣的問題,縱使蘇東坡與陸游真的對前妻如此情深,但始終是小數的例子,不能就此歸納出這是中國文化的特質,更遑論這是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質。

其次,這種貶抑別國文化以抬高本國文化的意識與手法,的確十分令人反感。

 

第五段是過度段,但這段與其他課文有相通之處:大家都認為中國文化的某些特質是融合在生活中的,所以作者認為上層的知識分子有這種對死人/古人的情感,下層人物必定亦有這種情操。

 

作者認為雅俗是沒有分別的,而且人的情操與教育無關。作者明顯認為這種融合和重情的德行是天生的;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,甚麼因素令我們天生便有這種別族沒有的文化特質?甚麼原因令雅俗這兩種頗大差異的層級,可以無間地融合為一?

 

作者在第六段以一個媒礦工人為例子,證明中國的下層人民與上層知識分子一樣,兩者都是具有天生的高尚情操。

 

注:

這個例子亦屬於孤證,而且有點戲劇性的誇張。而且這個例子除了證明事主當時十分迷惘,以致行為有點錯亂和缺乏常識外,還會令外人以為中國是一個愚昧的民族。

 

 

九段

先跳過第八段。第九段是另一種情感的分類。

因為中國人有關懷萬物的人,所以對大自然及萬物亦有情。由於對大自然關懷,所以進而產生欣賞(藝術)的態度,對大自然有一種藝術的情懷。

作者以此作為中西文化的差異:中國人之所以對自然有情,是由於有關懷之心;但西方由於沒有這種關顧之心,所以整個文化透析出一種冷酷無情之感。

 

注:

中國古書內的自然是否就等同我們現在所記的大自然?當中似乎有值得商榷之處。我們知道每一種概念都有其相對的概念,例如有高便有低的概念,如此類推,富貧、貴賤、前後、左右、上下、美醜、善惡……一切觀念都以相對的概念作立足點。然則大自然的相對概念是甚麼?

都市。

都市的概念是源自工業革命後一種嶄新的群居型態,所以在古代中國沒有可能存在大自然的觀念。

我認為自然是古人對造物者、宇宙法則的稱呼,例如「自然而然之謂道」便是這種思想的說明,因此我懷疑作者對自然的理解有點扭曲。

 

其次,正如上所言,用簡單的推論便斷言某些結論是大忌,加上對別族文化盲目而任意的踐踏,似乎有欠嚴謹及風度。

 

 

八段

作者在這段為情下定義。

 

作者是從中西文化的比較中得出結論的。他認為西方人對愛情是抱好奇的態度,故影響到西方的文化以征服自然為主。

 

但中國的情感哲學著重「關心」及「顧念」,所以整個民族充滿社會道德;而「關心」及「顧念」亦是作者對情所下的定義。

 

注:

很難理解為何好奇會產生征服的意欲,而關心會調整出社會道德;兩組關係沒有因果邏輯的關連,而且作者至終都沒有解釋為何中西方會先天地有不同的情感特質,而我們卻很難察覺這種差異。例如我們看同一齣戲時的情感反應與西方人似乎不應有差異,而當鬼老明白了一些戲中的文化或時代背景後,亦應當能感受到相同的感情,縱使強度不同,但其本質沒有可能有很大差異。如此,作者所說的差異是否並不存在?

 

 

十段

這段十分精采,因為我們終於發現了中國人的真正身分───我們原來是神仙!!

 

作者此段解釋為何中國人可以與不同時代、無論生死,甚至不論你是否人(自然萬物)產生情感上的聯繫,因為我們有感通的力量,我們的腦電波可以穿透任何時空及物質,直接與人物溝通。厲害。

作者將感通神秘化了,彷彿是超自然的心靈感應能力。

 

通感在中國主要是文學的術語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經驗,有一些問題(例如數學難題)百思不得其解,經過一段時日的努力後便暫時放下不理,但某段時間後,差不多忘記了這個問題時,答案卻很突然但清晰地出現。古人將這種在文學上突如其來,但文采又往往妙到巔毫的創作現象稱作通感;日常生活中,我們會稱這種現象作靈感到、神來之筆。

 

以心理學解釋則是,由於人同時兼具意識及潛意識,而潛意識是有學習功能的,只是人不能自覺而已;所以我們雖然沒有有意識地思考某些難題,但原來我們的潛意識會不斷替我們思索,直到找到答案或方向後,便將答案由潛意識的深處彈射上意識的表面,所以便令人有突如其來的神秘感。

 

姑勿論心理學的解釋是否會理,但總比作者對這個概念的解釋來得較易接受。

 

 

十一段

作者總結了西方文化的問題,並提出以中國的情感文化作補救。

 

作者列舉了西方許多問題,然後歸納為「疏離」及「孤立」。作者認為問題的癥結是人與人缺乏了情感上的感通聯繫,所以他認為只有中或以情為重的文化,才能挽救整個地球。

 

你信嗎?

 

注:

零碎地說幾點。

 

個人主義其實好正,其定義是:在不傷害他人的利益作前題下,各人努力為自己的幸福奮鬥,這樣的思想有害嗎?不對嗎?但中國人永遠對「個人」這類字眼反感;往往有人要求某些特立獨行的人放棄自我,然後與大眾同化,以減除其他人不安的情緒。

 

「家家自掃門前雪,不管他人瓦上霜」亦好正,試想想,如果整個社會都是這樣:每個人都盡了自己的本分和責任(家家自掃門前雪),為自己奮鬥,不倚賴別人的救濟(不需他人理我瓦上的霜雪);每個人不干涉及傷害其他人的利益及幸福(不管他人瓦上霜),我覺得這個社會十分幸福。

 

再者,個人主義和「家家自掃門前雪,不管他人瓦上霜」有甚麼關連?前者根本沒有暗示見死不救。

 

其次,疏離可能有部分原因是人與人的情感出現問題,但不是全部原因,而我們亦不能直覺地以情感作補救的對策。

疏離是因為各人的知識越來越專業,社會分工太專門所致(這兩點有時間才說),並非作者所說的理由。

 

這課書終於完了,大抵而言,這課書十分精采,很有啟發性,我知你們會十分喜愛本篇文章及作者的 :)